當年2月,馬云召集了24個朋友和學生一起在家中開會,討論開一家"互聯網公司"的可行性。然而,當場23個人投了反對票。只有一個叫宋衛星的人說:"可以試試?"
當年4月,馬云和妻子拿著宋衛星的一萬元投資,和另一位大學計算機老師何一冰一起創立了"中國黃頁"。4名員工,在僅僅只有12平的辦公室開啟了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全新征途。
圖:中國黃頁最初的靜態頁面
馬云也擁有了創業生涯的第一個職位——中國黃頁營銷總監。然而,在那個互聯網行業一片空白的時代,大部分官員、商人都把馬云當做"騙子"。那個之前唯一支持馬云的宋衛星也離開了中國黃頁。
但或許,中國黃頁也談不上是失敗的。項目期間,不少年輕人被馬云"騙"了進來。廣告公司職員孫彤宇帶著他的女友彭蕾投奔了馬云,中山大學計算機畢業生李琪幫馬云搭建了中國黃頁的網頁。蔣芳、吳詠銘等人也來到了中國黃頁。
1997年11月,中國黃頁項目"壽終正寢"。30名員工中,只有他們和另外幾個員工繼續和馬云折騰。
若干年后,孫彤宇成為淘寶總裁、彭蕾成為螞蟻金服董事長、李琪成為阿里巴巴首席運營官,蔣芳成為阿里首席人才官、吳詠銘成為阿里健康董事會主席和一淘網總裁。
1個測試——路見不平一聲吼的市民馬先生
雖然第一次創業失敗了,但馬云獨特的人格魅力卻在當時展現無疑。
1995年,杭州一家電視臺曾經做過一個測試。他們找了五六個彪形大漢在馬路上撬窨井蓋,并在一旁設置了攝像機,看看是否會有人出來制止。整整一個晚上,一個又一個行人視若無睹,只有一個市民挺身而出。
他就是馬云。
"五六個人我怎么打得過",回憶起當時的場景,馬云表示,當時他騎車跑到四五百米外找幫手。然而他找不到警察,也沒有旁人愿意出手幫忙。
"你給我抬回去!"瘦小的馬云最終選擇路見不平一聲吼,他一腳踩地,一腳踩在自行車腳踏上,"我當時已經準備好逃了。"馬云回憶道。
"風清揚"的俠氣,或許就是從那時奠定了基礎。
十八羅漢——中國互聯網史上著名的會議
1999年大年初五,杭州湖畔花園小區,18個人坐滿了一屋子,
這是一家名叫"阿里巴巴"的公司舉行的第一次全員大會。"總經理"馬云一個人激情澎湃地講了2個小時,并且專門請了攝影師全程錄像。
"我們也不知道他在講些什么。"彭蕾回憶起當時的場景表示,在場的所有人都不太明白馬云的意思,但看他講得十分投入,也就沒人打斷。